电商资讯

全国各地晚报社长、总编、记者走进“世界陶瓷之都”德化采访(综合八)

电商资讯 2015-11-17 09:36

千年不熄的窑火,此刻更旺!

——走进世界瓷都德化见闻

来源:湄洲日报 文/图 本报记者 卓晋萍 蔡昊

10 月底,我们从莆田驱车近2小时抵达德化县,与来自全国40多家主流媒体的80多位社长、总编、主任、记者汇聚,组成采访团,参加走进“世界瓷都”德化采访活动,几天的时间里,“一带一路”背景下德化既充满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德化陶瓷新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次陶瓷文化之旅。

一块泥巴,拿在手中,很普通的样子,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经由瓷艺大师的捏、塑、雕、镂、贴、接、推、修,再经过窑火的高温淬炼,出窑而成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形神兼备的各式瓷器、瓷雕,令人叹为观止。明净如脂、温润如玉的感觉让人忍不住要一遍遍抚摸,观瓷、赏瓷,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而在世界瓷都德化,这是随处可享的。

德化的制瓷历史悠久,在我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里,我们感受到德化陶瓷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就有陶瓷生产。唐末五代,出现了陶瓷专著,宋元之世,德化窑的青釉、青白釉、黑釉和白釉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畅销海外。明代,德化独树一帜的象牙白瓷享有“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盛誉。清代,德化青花瓷器争奇斗艳,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德化瓷器百花争艳,继承传统工艺,发展现代科技,瓷雕、建白瓷和高白瓷被誉为瓷坛的“三朵金花”,新瓷种和各种颜色釉相继问世,日用瓷、陈设瓷、西洋工艺瓷等各类产品品种齐全,异彩纷呈。

精美瓷塑

不少人在“瓷圣”何朝宗的作品前驻足流连,何朝宗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瓷塑名家,以白瓷佛道像雕塑驰名中外,他的雕塑衣纹线条清晰简洁,潇洒流畅,翻转自然,人物表情微妙,传达了丰富的内心世界,被称为“瓷圣”。大家躬身贴近作品,细细品味那一尊尊瓷塑中的神韵。

何朝宗开创的“何派”,在今天的德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扬。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邱双炯创办的,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首创“陶瓷薄胎彩塑”新工艺。展示厅中,佛、道、儒等造像美不胜收,原来我们在德化县陶瓷博物馆看到的“五百罗汉”也出自邱双炯大师之手。

工艺师在制作

蕴玉瓷庄是百年老店,如今它的主人是中国陶艺大师苏献忠。瓷庄的空间布置简洁有味,非常有现代感,在这里参观,如同在艺术馆徜徉。《“误”读水浒》、《汉戏》、《江南仕女》等系列作品明显有别于传统瓷塑,每一尊瓷塑均有浓浓的意境、意趣,引人浮想联翩。苏献忠更关注当下人的生活与情感状态,希望通过瓷塑表达自己的思考。大家边喝茶边与苏献忠交流, “传承传统,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更应是创新精神、艺术精神的承袭。”

让我们震惊的是位于德化三班镇蔡径村内老龙窑——月窑记。建于明清时期的月记窑,依山势自下而上而建,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如龙在山间蜿蜒,这种类型的窑也称“龙窑”。月记窑在明清朝代是兴盛一时的名窑,烧制的瓷器早在明清时代就已远销海内外。我们到达月记窑的时候,这里正在烧制陶瓷,窑火照亮了四周。这座老龙窑有7个窑门,供装窑出窑用。窑身分布着13个窑目,用于添加柴火。四百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制瓷人薪火相传,月记窑一直燃烧至今,堪称奇迹。

月记窑

月记窑旁的月记窑国际当代艺术中心,我们见到了主人吴金填。因为月记窑这古老窑火的吸引,他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到这里。他以国际视野、艺术家独到的眼光,依托古窑址兴建起国际陶艺的交流平台;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们在此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探索出一条古老的传统瓷文化与当代艺术结合的路子。山峦起伏、风景清幽、质朴典雅的艺术中心让我们心生出尘之想,多少人向往这样的诗意栖居。吴金填放下了某些东西,听从心的召唤,来到乡村,实现自己的艺术之梦。在这里,许多人的梦想,变成了他的日常生活。

在宏益陶瓷雕塑研究所、明玉陶瓷研究所、仁海中国白艺术馆,与主人们交谈,我们深深感受到陶艺大师们对德化陶瓷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继承和弘扬传统陶瓷文化的情怀。

茶叶罐生产车间 张九强 摄

在德化,我们看到了陶瓷千年来的传承,更看到了新时代陶瓷的创新。如今的德化,人口约30万,从事陶瓷产业的有10多万人,拥有1600多家陶瓷企业,年产值超百亿,形成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并驾齐驱的现代陶瓷业发展模式。德化陶瓷融合了世界多元文化,形成新的陶瓷文化魅力,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在互联网+时代,德化有电商6000家左右,通过网络新丝路,德化陶瓷销往世界各地。

我们入驻的酒店就在陶瓷一条街,每天晚餐过后,大家迫不及待上街,一边欣赏德化浐溪边的夜色,一边一家店铺一家店铺的逛,看着那些或精美或质朴或趣味的陶瓷,你很难不动心,只有乖乖地掏出钱包。离开德化,踏上归程,我的心中、我的行李箱都是满足的,此行不虚。

现在,我还一直记得那一尊尊温润静雅的瓷雕,一直闪现那古老而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月记窑。那熊熊的火光,在向我们彰显:此刻,德化窑火更旺![pagebreak]

世界陶瓷之都缘何花落德化

来源:重庆晚报 记者 赵庆博 摄影报道

▲陶瓷厂里的年轻工人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古瓷都。陶瓷作为德化的支柱产业,2014年产值高达177亿元。

日前,随着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评出的世界上第一个世界陶瓷之都称号落户该县,以及首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在这里召开,媒体把目光重新锁定在这座并不显眼的城市。作为技术含量不算太高的手工业,德化陶瓷产业如何延续了数千年?日前重庆晚报记者走进德化进行探访。

技艺传承从娃娃抓起

“德化陶瓷文化历史悠久,陶瓷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中共德化县委书记吴深生介绍,德化陶瓷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据介绍,德化是目前已知最早烧制原始瓷的窑口之一。早在唐代,德化人就编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瓷专著《陶业法》,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从西周至今,德化窑火从未间断,陶瓷文化一脉相承,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非常少见。

在生产实践中,德化人摸索出独树一帜的陶瓷手工技艺,尤其是捏、塑、雕、镂、贴、接、推、修“八字技法”,代代传承。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白瓷,长期以来作为德化瓷的代表,以“白如雪,润如玉,透如绢”的玉质美感驰名中外。

当地创办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了一支近6000人的老中青陶瓷艺术人才梯队,不仅与韩国、丹麦、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展陶瓷文化交流,还将陶艺课引进小学课堂。一些陶瓷企业开发了陶艺体验游乐项目,体验陶艺制作的游客络绎不绝。

肩挑背扛到电子商务

据德化人讲,自古以来德化陶瓷都是通过肩挑背扛的方式,从大山里的瓷帮古道运往泉州,再转运世界各地。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出现,不少陶瓷企业开始把贸易的“山路”转向“网路”。

福建唐丰陶瓷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从淘宝店发展起来的陶瓷电商企业,主要从事网上茶具销售,2008年起步,目前已进驻京东、苏宁、一号店等各大网商平台,一年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转向网络销售的传统陶瓷企业,在德化占了相当比重。

德化政府在助推陶瓷产业向电商务转型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据介绍,该县一把手亲自抓电子商务产业,开通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一站式政府服务平台。2013年该县投资成立的电子商务创业园,现已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德化县率先推出“电商互助贷”,由政府出资,为电商企业量身定制免抵押、纯信用、低利息的循环贷款服务。在全国率先实施“电商换市”战略,整合工商、质监、司法、人事、知识产权等资源,完善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帮助陶瓷企业开拓市场。

目前,德化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陶瓷产值从1980年的1785万元到170亿元,陶瓷出口从1481万元增加到123亿元。陶瓷企业占德化县城企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13%上升到90%,从业人数从1.2万增加到10多万。

陶瓷,这样不起眼的小物件,被德化人做成了实在的大产业。

新闻延展

德化欲建全国最大陶瓷电商产业基地

10月27日至29日,德化县承办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陶瓷电商峰会,峰会正式启动中国陶瓷在线交易平台和陶瓷全球购项目。德化方面表示,将建设全国最大的陶瓷电商产业基地。

名词解释:柴烧

在德化,不少瓷器标有“柴烧”字样,且价格不菲。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陶瓷的方法,以木材为主要燃料,故得其名。现代柴烧技法追求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窑内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体之上,在高温烤制下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因而散发出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为不少顾客喜爱。

冷知识

马桶为什么是陶瓷制的

最初马桶用木头制作,硬度不够,且容易漏水和不易打造成一定形状,时间久了马桶上会残存粪便,滋生细菌,传播疾病。

后来,有人建议使用石头和铅来制造马桶,即把石头和铅烧热,然后用沥青、松脂和蜡来密封缝隙。这种马桶解决了渗漏问题,但制造十分麻烦,且十分笨重,使用起来不方便。加上灰尘多,冬天坐在上面冰凉,也带来不少健康隐患。

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后,欧洲人掌握了瓷器制作工艺,用来制作马桶。陶瓷马桶结实又不漏水,不会残存病菌,易于清洁,有很长的使用寿命。1883年,托马斯·图里费德让陶瓷马桶实现了市场化,成为使用最广的卫生用具。

如今,为什么我们不用现代的合成材料制作马桶?答案是:肯定有比瓷好的材料,只是还没有找到。

重庆晚报记者 赵庆博 摄影报道

阅读 892